×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 即可关注企业公众号

新闻中心

喜报!汉江城建再添五项省级工法

作者:张增富、姚 颢文章来源:总工办点击数:516更新时间:2025/2/10

近日,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2024年度湖北省工程建设工法公告,由汉江城建申报的《喀斯特地貌嵌岩灌注桩组合施工工法》《深基坑PC工法组合桩复合维护体系施工工法》《钢制压力管道平行施工多点同时对接安装作业施工工法》《跨古城护城河钢栈桥与钢平台施工工法》《城市老旧排水管网内衬管防渗密贴紫外光固化修复施工工法》五项工法被授予省级工法。截至目前,汉江城建共计获得13项省级工法。

《喀斯特地貌嵌岩灌注桩组合施工工法》是按照“先探后钻再冲击”的思路,将超前钻+旋挖钻+冲击钻有机结合起来成孔,有效解决了在喀斯特地貌情况下嵌岩灌注柱卡钻、掉钻、埋钻、偏孔、成孔不圆现象及后期较大的混凝土超量经济风险。该工法在利川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西片区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总承包项目中成功运用,节约成本约55万元。

《深基坑PC工法组合桩复合维护体系施工工法》利用钢管桩和拉森钢板桩刚度大、变形小等工程特性,桩间通过企口止水锁扣相互咬合连接,并在支护桩顶两侧焊接型钢作为钢围檩,增加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及抗变形能力,降低桩壁渗水风险。该工法在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项目中成功应用,节省工期25天,节约成本约22.8万元。

《钢制压力管道平行施工多点同时对接安装作业施工工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多点同时作业,作业面多,打破流水施工的局限性,特别是在维修管道及应急抢险工程中能发挥突出优势。该工法在三江口泵站过江通道应急抢险项目中成功应用,节省工期15天,节约成本约120万元。

《跨古城护城河钢栈桥与钢平台施工工法》的主要特点是搭建施工平台有效解决材料进场及机械设备施工场地问题,栈桥施工速度快,对周边环境影响小。该工法在襄阳市古城排水通道建设工程中成功应用,有效保护了襄阳古城墙及护城河周边环境。与传统船舶运输机械材料和通过城墙门洞运输小型机械材料相比,该工法既能解决护城河船运吃水深度不够的问题,又能解决城门洞运输小型机械工期较长的难点,节省了城门洞及城墙修复费用200万元、护城河清淤开挖河床及沿岸环境恢复费用100万元,共计节约成本约300万元。

《城市老旧排水管网内衬管防渗密贴紫外光固化修复施工工法》通过集成紫外光固化用软管内膜原材料性能研究、UV-CIPP非开挖修复技术工艺参数以及端口密封装置等技术,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排水管道UV-CIPP非开挖修复施工工艺。与传统的管道修复技术相比,采用本工法施工不需开挖土方,施工设备占地面积小,对周围环境、交通及居民影响小,基本不影响市容市貌,施工时间短,施工效率高,修复完成后管道即可投入使用,极大缩短了管道封堵的时间,形成的内衬管强度高、壁厚小,与原有管道紧密贴合,且内衬管表面光滑、没有接头、流动性好,极大减小了原有管道的过流断面损失,适用于管道坍塌、变形、渗漏、腐蚀等多种类型的管道缺陷修复,绿色环保,综合效益明显。该工法成功应用于大李沟流域溢流污染控制工程大李沟南片区(西侧)EPC总承包项目和襄州区伙牌镇污水处理厂扩容及雨污分流改造项目。该工法成功入选省建筑事业中心即将出版的《2024年度湖北省工程建设工法选编》,同时将在省住建厅门户网站公布电子版文本,供各有关单位和人员学习借鉴。

近年来,汉江城建多措并举,不断激发员工创新创造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汉江城建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运用和推广,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提供更强力的技术支持。